幼衔小到底学什么来听听资深教师逐一解

幼儿园“去小学化”后,“幼小衔接班”不禁闯入了幼儿园孩子家长的视线,并深受追捧。天府早报记者对一些培训机构进走访后发现,各家的“幼小衔接班”可谓种类繁多:有的注重文化知识输入,有的注重学习习惯培养,有的教授学习技能,甚至还有特别针对家长推出的“幼小衔接家庭教育方法班”。

那么,有没有必要读“衔接班”,没读过‘衔接班’的孩子会不会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幼升小”到底应该怎么衔接?天府早报记者带着搜集到的家长们关心的问题,采访了成都市多位一线资深教师,分别从语文、数学、英语及班主任角度为大家解答了“幼升小”的困惑。

语文

让孩子爱上阅读潜移默化学汉字

“在一年级刚开始的时候,学前拥有一定识字量的孩子,一般来说也拥有一定的阅读量,这些孩子在刚开始时更容易读懂教科书上的文字,更容易把老师讲述的内容与课本内容联系起来,从而理解学科知识,所以他们在课堂上会更专注,表现也更活跃。”锦江区某小学的张静老师带过三届一年级新生,“当然这样的现象也基本存在一学期左右,当其他小朋友的识字量上来了之后,他们的差别就会缩小。”

“如果单纯为了认字和学习拼音,而去报‘衔接班’,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张老师说,拼音只是辅助识字的工具,它的介入应该是在孩子有大量识字需求,而且已对汉字发音规律有初步感知的时候再出现。张老师认为,提前学习拼音,如果教授的内容没趣味、反复练习又枯燥,反而会让孩子产生畏难与抵触的情绪,得不偿失。

“语文的‘幼小衔接’应该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天。”张老师说,听和读好比语文学习的“输入系统”,说和写则是“输出系统”。阅读是“输入”的基础,让孩子爱上阅读,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学唱儿歌,把孩子拥在怀里共读一本绘本,潜移默化地交给孩子几个简单的汉字,都可以为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对“输出系统”而言,想让孩子以后能说会写,不妨在孩子小时候就培养他对世界的好奇心与观察力。“家长们最应该做的是放下手机、停下应酬,多陪孩子在田间撒野,到博物馆走走,多和孩子交流。语文学习不在一朝一夕,而在于细水长流。”

数学

培养素养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报‘衔接班’让孩子去学加减法、竖式计算,这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成都青羊某小学数学教师陶老师说,“孩子提前报班去学的内容,升入小学之后,老师都会讲到,完全没有必要提前去学习。”

陶老师认为,提前让孩子去学习小学课程,可能在升入小学之初会占一些便宜,但是对小朋友的实际学习来说帮助并不大,或许还会适得其反。“我们经常都会遇到特别‘骄傲’的学生,老师在课堂上讲,他因为在其他地方学过,就会不专心听讲,甚至影响到其他同学。最后老师发现他是知其一不知其二,根本没有掌握到这些知识点。”陶老师说,这肯定不是家长们希望见到的。

纵观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科,陶老师认为最重要的并不是数学知识本身,而是培养小朋友的数学思维、学习方法和兴趣,这些素质才是对孩子以后的长远发展有帮助的。

至于幼儿园阶段,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做好数学学科的“衔接”,陶老师说:“可以适当地培养孩子的数学素养,建议借助游戏或者生活情境来实现。”陶老师举例说:“比如最简单的数数,空口从1数到甚至0,并没有多大意义,教孩子数实物,把抽象的数与具象的物结合起来,这更为重要。”

英语

保护好孩子的兴趣是头等大事

“现在的家长都比较重视对孩子英语的教育,不少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已经或多或少地接触过一些英语学习了,升入小学后,这部分孩子的表现也不尽相同。”小学英语教师白老师说,掌握了较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孩子,能够更快地掌握老师所教授的内容,并且敢于表达和展示;而一部分孩子因为家长选择的培训机构不太正规,可能会导致孩子学习习惯差,同时还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时孩子不仅要学习现在的知识,还要纠正之前的坏习惯,这部分孩子才是最让我们头疼的。”

“在我看来,英语学科的‘幼小衔接’关键在于孩子本身。”白老师建议家长不要把目光老盯在别人孩子身上,一味的攀比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一定要好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