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
人民日报的微博,说,微博内容如下:视频中的小孩名叫“孙嘉浚”,今年7岁读小学一年级,别看这孩子小,仅仅上小学,但是人家的知识储备,可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量级。
孙嘉浚从幼儿园就在平顶山博物馆做讲解员了,在展厅里给大家讲解知识时,丝毫不觉得怯场,配戴上专用的讲解设备,看起来相当正规了。听讲解的小朋友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在接受拍者的询问时,孙嘉浚看起来十分可爱,被问道为什么会去博物馆做讲解员时。小嘉浚满脸洋溢着幸福自豪感:“是妈妈来让他做讲解员的”。看的出来小嘉浚,对做讲解员这件事,十分感兴趣。
问小解说员说:“这些解说词,要多久才能记得住?”小嘉浚回答说需要一两个月,才能记住这次解说词。要知道每件展品的解说词,都有很长一段话。而小嘉浚在一两个月的时间里,记住了平顶山博物馆里余件展品的讲解词,这惊人的意志力和记忆力,不禁让小编佩服的五体投地。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记忆力好的孩子不一定是最聪明最优秀的,但是聪明且优秀的孩子一定是记忆力好的。
为什么这么说?仔细想想不难发现,记忆力不好的孩子是非常影响学习状态的。听课听不完整,知识点记不住,阅读漏字串行,粗心马虎......
而相比记忆力好的孩子呢?前段时间有一位三岁小萌娃,记忆力惊人,五百首唐诗脱口而出,还能认识多个字!
想到自己三岁时还在玩泥巴,小编就更加自愧不如,可是一看底下评论发现,不止这一个宝宝,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都有着极高的天赋。
网友表示说:
扬天向上:现在的娃娃都很聪明,我外甥女也认识很多字,不过没有这个宝宝厉害我儿子最帅:我儿子一岁左右就能认识10个国家的国旗了,会说话以后一教唐诗就会,孩子的记忆力真不错,重点还是要看家长是否认真地去挖掘楚楚动人:我侄女一岁多就能背下十几首古诗,认识绝大多数动物,英语单词也认识一些,真厉害!……
没错,记忆力强的确是高智商的一种表现!古希腊的一位诗人说过:记忆是智慧之母。它是知识经验积累的必要条件。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呢?我们可以这样做:
1、多和孩子游戏
孩子对鲜明、生动、有趣的事物非常感兴趣,重复多次后,往往能够不费力地记住相关事物。像“幼儿园”、“汽车”、“飞机”、“火车”等都是具体形象的概念,孩子对这些具体形象记忆深刻,但要将这些具体形象与它的概念联系起来,还需要一个反复强化的过程。
有生活经历才有记忆,有的宝宝年龄很小,却见多识广,可以记住和讲述很多见闻。从小给宝宝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玩玩具,听音乐,讲故事,去公园,逛商场,陪宝宝一起做游戏等等,这些都会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记忆时间也很长。
2、培养孩子专注力
记住,不要打断孩子。 在生活中,家长总会在孩子专注于某一件事情时,去打断孩子,嘱咐孩子去做另一件事情,这会打断孩子的注意力,从而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影响。
要提高宝宝的记忆力,跟培养他的注意力有很大的关系。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宝宝,不要急躁。先观察宝宝的行为,如果他对某个事物感兴趣,就以这个事物为起点,让宝宝尽可能对这个事物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
3、使用有趣的形象帮助记忆
配上一些图片、采用夸张的动作与声音等,如我们右脑课堂的联想词记忆,运用夸张有趣的故事把词语串联起来,有利于孩子的记忆;如边讲故事边做动作,或将故事画成连环画,和孩子一起一边画一边看着画面讲故事,这些都有助于孩子更好地记忆所听到的故事。还可将想要孩子记忆的内容编成一段乐曲或一首有趣的儿歌,这样孩子就能记得又快又牢。
4、注意生活中的小细节
在睡眠方面:
充足的睡眠,能保证孩子精力充沛,自然思路清晰,记忆力更强。3到7岁孩子的睡眠时间以11到12个小时为宜,12到17岁的孩子则以9个小时为宜。
在饮食方面:
有助记忆的对大脑有益的食物,包括水果蔬菜和脂肪含量高的鱼类等。如坚果、全麦面包、豆腐、南瓜、蛋黄、葡萄柚、深海鱼等。
最后送给大家一个著名的励志公式:
意思是说每天多做一点点,一年后积少成多就可以带来飞跃,但一年中的每天都少做一点点,一年后会跌入谷底。何况是孩子成长的这十几年?日积月累会有你想象不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