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女神的人间居所2022年4月游走

我终于踏上了去塞尔丘克的列车。

车站很小,进门之后就看见只有两条铁轨。

我在站台上看列车时刻表,假如我要坐火车回伊兹密尔的话,可得搞清楚时间。

(伊兹密尔火车站)

研究了半天,时刻表一直在滚动,我也云山雾罩,一个年轻的乘警走过来,将他的手机递到我面前,我一看连忙道谢,他的手机上正是我需要的是列车时刻表,不禁大喜,将他的手机时刻表拍了下来。

没多久列车进站了,那小乘警打手势告诉我上车,之前网络上说土耳其的汽车火车不准时,可是我一路过来,时间都非常准确,都是准点开,准点到。

(铁路旁边的田野)

有了上次坐过站的教训,上车后,我跟乘务员说我在塞尔丘克下车,麻烦记得叫我一下,他说不用担心,广播里会播报的。

前排一个戴头巾的女孩子也回过头来跟我说,她到时候会告诉我,放心吧。

(车窗外的桃花源)

列车在田野间穿行,成片的桃花梨花远远近近开放,碧绿的草地上是大片的小白花,我突然意识到自己选择了一个最好的季节出行,远处的战火与疫情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我拥有一个无与伦比的春天。

(这种空中水渠伊斯坦布尔也有)

一个半小时后,我下车了,走出小小的车站,第一眼看见的,是拜占庭时期的高架水渠,路边的桔子树上挂满了橘黄色的果子,空地上摆着喝茶喝咖啡的桌椅。

(街对面就是博物馆,民宿区也在这一片)

我又开始了寻找住宿的过程,好在刚刚才下午,不用担心时间问题,而且有趣的是,会说英语的人很多,比例远远超过伊兹密尔。

(从山坡上可以俯瞰塞尔丘克全貌,右边黄色的房子就是哈桑的家)

一个卖地毯的商人叫住我,问我是不是中国人,我猜他过去大概接待过很多中国游客,所以才能分辨出来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区别。

他掏出手机,打电话问他开酒店的朋友,连续几个电话都说满房了。他对我说,那你自己去找找吧,从前面的第二条巷子往左边走。

(塞尔丘克的民宿)

巷子里都是各种各样的民宿,我看见一家餐厅,想喝杯茶,没想到菜单拿上来,居然有两页中文,上面写着:葱爆牛肉,鸡茸玉米汤等等,价格比土耳其餐高一点。

这一看就饿了,我干脆先吃了饭再去找酒店,问餐厅老板怎么会做中国菜,他说他的嫂子是中国人,不过现在和他的哥哥已经移民去澳大利亚了,他做中国餐就是从嫂子那里学来的。

(阿不杜拉的餐厅有名的就是几道中国菜,白色部分就是酒店,旁边的院子是餐厅)

老板名字叫阿不杜拉,旁边那栋楼是酒店,也是他家的,属于是他们兄弟姐妹的共同财产,只不过是他在经营而已。

我没想到,在土耳其第一次在餐厅吃中国菜,居然是在塞尔丘克,而且是一个土耳其人做的,虽然说味道不能跟国内的餐厅相比,好歹也是让我换了下口味。

吃过饭,我让阿不杜拉带我去看看房间,结果一看就喜欢了,房间不大,有一个小阳台,安静得让人想看书。

(塞尔丘克的另一家民宿,环境非常好,价格对我来说有点高,住不起)

价格比伊兹密尔高,我问阿不杜拉这是为什么,他理直气壮地说道:“当然,这里是以弗所啊。”

我接受了这个理由,所以就在这里住了下来。

(从山上看阿尔忒弥斯神庙遗址,只能看见一片绿色的荒地)

塞尔丘克很小,规模跟国内的一个小镇差不多,然而在世界上却大名鼎鼎,当然是因为以弗所,也因为曾经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阿尔忒弥斯神庙。

(天空之神宙斯只剩下一个脑袋,不过一个脑袋就足以辨识)

我的酒店一墙之隔就是以弗所考古博物馆,灯光和背景布置得比伊兹密尔博物馆高明许多,博物馆最有分量的展品,是两尊阿尔忒弥斯女神的雕像。

阿尔忒弥斯的另一个名字更为人所熟知,即月亮女神狄安娜,太阳神阿波罗的孪生姐妹,是奥林匹斯的十二主神之一。

(阿尔忒弥斯崇拜后来流传到东方,演变成鬼子母诃利帝,再彻底汉化成了送子娘娘)

作为掌管大地丰收与生育繁殖的大神,阿尔忒弥斯接受的供奉是无与伦比的,以弗所的博物馆这两尊极其精美的雕塑,原本安放在阿尔忒弥斯神庙里。

我想每个人看见这两尊雕像的时候都有不由自主的震动,虽然各有残损,其中一尊还断掉了双臂,然而足有两米多高的体量,以及肃穆的姿态,都给人强烈的威压,神性扑面而来。

(这一尊雕塑更高更壮观,也残缺得更厉害)

更为奇特的是阿尔忒弥斯的造型,除了以代表大地万物生长的动植物图腾作为装饰,身体上布满了几十个乳房,因此有人将以弗所的阿尔忒弥斯称为百乳女神。

(博物馆里还有很多这一类雕塑,优美与气势生动皆具,应该是来自以弗所的出土)

在我看来,就冲这两尊雕塑,就值得进博物馆一趟,何况还有其他各种古希腊时期的藏品,俨然一座宝库。

(原本的阿尔忒弥斯神庙,应该是这样的)

博物馆还有复原的阿尔忒弥斯神庙的模型,即使是在方寸之地上的缩影,也让人叹为观止。

这座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建筑,先后重建了三次,第一次建成后毁于公元前七世纪的大洪水,第二次断断续续建造了一百多年,从公元前五世纪开始,完成于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却在公元前年被人恶意纵火烧毁。

(古希腊文明是一本厚重的书,艺术是书的封面)

据说就在大火焚毁阿尔忒弥斯神殿的那个夜晚,一个婴儿降生了,他就是后来的亚历山大大帝。因此有历史学家这样说道:“女神忙于照料亚历山大的出生,以至于无法营救自己的神殿。”

(我总是被这一类一看就想笑,天真活泼的东西吸引)

公元前年,阿尔忒弥斯神庙再次重建,规模不仅远胜从前,更超过了雅典的帕特农神庙,长英尺,宽英尺,根60英尺高的大理石柱傲然耸立。

阿尔忒弥斯神庙一直是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西海岸城邦民众的圣殿,甚至享有对逃亡者的庇护权,地位的显赫无与伦比。

(游客在观看神庙模型,不知道他想的跟我是不是一样)

第三次建成的阿尔忒弥斯神庙在屹立了六百年之后,被哥特人损坏,从此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现在复原的形制,是根据以弗所出土的钱币上的图案仿制的。

(阿尔忒弥斯神庙遗址)

走出博物馆不过几百米,就是阿尔忒弥斯神庙的遗址,只见荒草丛生中,曾经的圣迹早已烟消云散,一根孤零零的石柱站在原地,风声凄迷如歌,述说着旧日的辉煌与华美。

还有一种说法也许能够让人稍微慰籍些许,据说后来兴建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就采用了阿尔忒弥斯废墟上的石料,远古的神迹并没有彻底死去,而是以另一种方式重生。

(哈桑家门口的古罗马柱头上,鸟儿筑巢了)

在塞尔丘克街上闲逛,我又遇见了之前那个卖地毯的商人,他叫哈桑,他问我,什么时候中国游客才能来土耳其旅行?我说天知道,现在国内又在闹疫情了。

他叹了口气,无奈地摊开手。

(塞尔丘克的古迹密集度让人惊讶,山坡上是另一个重要的基督教圣地)

哈桑的店铺旁边是山坡,山坡上有一些古罗马的建筑废墟,再往上是高大的围墙,有一个巨大的古老石门,再往高处的山头上,分明还有另一个城堡。

(前几天遇从马来西亚来的一家人,说想在土耳其找一个地方定居,我很想跟他们推荐这个小城)

我顺着小路走到田边,夕阳下的田野仿佛在发光。我突然有些为自己感动,谢天谢地,我终于来到以弗所了。

相关文章链接:

开往春天的汽车——年4月游走记录之一

爱琴海边的千人大餐——年4月游走记录之二

缔造与毁灭的亚历山大之城——年4月游走记录之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