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想带孩子逛博物馆家长要抓住这4字精髓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t52mall.com/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元旦放假陪侄子看了电影《博物馆奇妙夜》,侄子跟嫂子嚷嚷着要去博物馆玩,嫂子答应侄子期末考结束后带他去。

想起之前陪哥哥嫂子还有小侄子去看博物馆,看的都是一个新鲜,走马观花地大半天逛下来,跟我们平时去逛了个街没什么两样。于是我跟嫂子提议:要不我们这次逛博物馆只逛一个厅?说不定这样反而能让仔仔(侄子小名)学得更多。

嫂子用一种你是不是傻的眼神看着我,说:你开什么玩笑?博物馆门票不要钱的吗?只逛一个厅能学到什么东西?

我有些郁闷——嫂子可能真的误会我了。

不只是嫂子,很多父母都误解了带孩子参观博物馆的真正意义,博物馆不是游乐场,不是逛完了景点玩完了热门把门票赚回来就行。博物馆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课外学习的地点,孩子可以从博物馆学到的本可以更多。

很多时候,孩子没有足够的经验和知识去理解他在博物馆看到的东西,总是很容易一略而过。

对着那些文化古迹,博古遗物,那一个个展厅里放着的宝贝,孩子们总是一下子就瞧完了,他们只会用自己的眼光去判断这个东西好不好看,而无法真正感受到它的宏大与历史意义。

前不久读了一篇文章,其中有一部分关于儿童教育在这方面的思考:文章中提到一个很有趣的概念,即用策展思维来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通过反方向逻辑和讲故事的方法,来带领孩子欣赏博物馆展品,加深孩子的印象,真正地把知识学进肚子里,刻进脑海里。

这样一来,那些古物就想电影里一样,不再是了无生趣的古物,而是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这样的参观方式扩充了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孩子举一反三的能力。无疑,策展思维是非常适用于教育孩子的。

什么是策展思维

所谓策展思维就是从参观者的角度出发,以目的导向策划。

比如说,父母要求孩子做一个展览的策划,让孩子弄清楚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一堆展品应该怎样摆,怎样将这些展品故事线串起来。

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或者展览前,试着先引导他们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你是博物馆馆长或者策划展览的人,你会怎么做?策展都是有创意在里面的,创意背后也都是有目的。

而策展思维并不仅仅用在博物馆而已,我们的人生计划、升学计划,甚至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小事都可以用到它,比如举办晚会或者校运会——因为活动也需要有波涛起伏的看点来吸引人群。

就好比我们去参加一个关于国内旅游的摄影展,人们习惯先从中国最南方开始讲,阳光沙滩、岭南文化,一路往北。但现在这种方式不适用,因为太平铺直叙了,没有创意。

所以,按部就班地讲中国地理,你可能会觉得无聊,孩子可能也没什么耐心听。那如果我们倒过来,从参观者的角度出发,就会发现我们有目的性。

一个摄影展要展现的是什么呢?展览一定有一个目的,无论是展馆还是博物馆,他们所做的展示都有目的性。

策展思维就是以主人翁的角度对待参观者,策划一次展览或活动。

策展思维对孩子有哪方面的提升

1.提升孩子的规划能力

运用策展思维可以提升孩子的规划能力。

孩子对未来有一个目标,把需要达成的目的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目标,各个击破,然后再整体合成,达到总目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规划能力。

如果我们带孩子去旅游,应该多给他机会锻炼他的规划能力。比如说每计划到一个地方旅游,都让孩子来做计划,找最佳路线,定游玩攻略,并找好住宿地点供父母选择。

但要注意一点,孩子确定的景点或者酒店不一定尽如人意,但父母也不要责备他,只需提醒孩子下次计划详细点就好。

每做一个旅游攻略,就是一个小型项目的规划训练,锻炼的不止是孩子细心,还培养了他的耐心和毅力,同时也让他掌握了更多的知识。

比如,他懂得了搜索和整合信息,通过网络上展现出的庞大资讯量,逐一筛选,选择最优。然后,还要跟父母商讨选择最终方案,确定实际实施的方案,然后跟进门票酒店安排的情况。最后,是由孩子作为主人,来带领家人领略风景等等......

如此做到有条不紊,便可以驾轻就熟。

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无法照顾到所有人的喜好和情绪,也可能会需要家人的参与和帮助,但一次次计划实施下来,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也可以提高他的谈判技巧,还拓展了孩子视野,可谓一举多得。

2.提升孩子逻辑思维能力

常用策展思维可以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就拿对家人的旅游规划来说,孩子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叙述,把一个景点或者酒店,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它们的优缺点,方便家人选择。

为了能将一件事叙述清楚,孩子表达就需要一个框架,他会慢慢摸索清楚框架中的内容,然后精简概括,将他想表达的重点突出来。

比如说一次旅行是由孩子策划的,那么他必须对旅行中的事都事无巨细,但他不必将每一件事都告诉父母。孩子在网上或者书上搜集到的信息可以帮孩子完善他的知识体系,让孩子做到你问,他可答,你不问,他也能叙述清楚。

此外,父母还应该拓展孩子的阅读,因为文章中所设计的策展思维更多也更形象。父母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可以让孩子更加地运用自如。

3.加强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

策展思维可以加强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

假如设计一个项目,或策划一场表演,我们要达到的基本目的是尽量保持自己设计出的作品,设身处地为从观看者的角度出发,即让80岁的老太太看得懂,8岁的小孩子也能看懂。

这个道理,父母或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潜移默化授予孩子。

又比如让孩子做cosplay的游戏,可以帮孩子先录成视频,让孩子观察自己的表情动作是否到位,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地感同感受。

比如让孩子扮演一个被侍从背叛的王子,他的声音就要显得低沉,表情要痛苦;如扮演一个即将迎娶邻国公主的王子,那么,他必然是喜上眉梢,满面春风的。

这个过程看起来是在做表情管理训练,事实上这也是在一个培养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他通过思考自己是王子这一角色,得出了王子是一个什么样形象,这同时也是对他人保持敏感度的一个过程。

根据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场景设定,用不同的表情加以诠释,让旁人更容易看懂孩子想表达什么,这样可以更快地达到与他人沟通沟通的目的。

懂得自己想让对方看懂什么,对方要看到什么画面才能理解情况,经常换位思考,能让孩子更好地审时度势,赢得人们的认可。

策展思维对家庭教育的意义

策展思维式的家庭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和想象能力,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孩子会规划,换位思考,有一个清晰的思维逻辑和语言框架,练就这些能力需要孩子多动脑、多阅读、多动手,让自己的各种能力多方协调。

如此种种,恰恰就是新一代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而这些也都是我们家长老师可以通过后天的引导,启蒙给孩子的未来竞争力。

蒋勋曾在《美的沉思》里说过:我们不是要小概率地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大家,而大概率地让他们成为懂得生活和艺术的人。即人都应该懂得美欣赏美,热爱生活的人,就擅于捕捉美、发现美、创造美。

孩子也应如此。

对于艺术的启蒙,策展思维,其实不仅仅是去看展、去听音乐会而已,而是一种对待生活方式,一种我们每天都可以给予孩子的关于美的教育。

马云说: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他的未来就有多大。孩子经历越多,就见识越高,所遇之事他也就能保持谈定和豁达。孩子每天的所思所想所见,最后都将组合起来成为他们的人生。

常识性的教育,一直都是要求我们的孩子按照循序渐进的步骤去解读,但策展思维要教我们的,就是教孩子跳出常规,用创造性的眼光去看待和发现世界,学会将思考沉淀,形成自己独有的思想。

人生且有涯,而知也无涯。父母和老师都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导游,我们应以带领孩子逛博物馆的心态,来引领他们见识世界的大,在尊重展品的同时,领略世间的美,感悟历史的宏伟,懂得自己的渺小,敬仰这世间万物神奇。

我是小A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