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随着《国家宝藏》的热播,掀起一股参观博物馆的浪潮。也是从那时候起,我儿子成了小小历史迷。央求我给他买了不少历史方面的读物,现在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唐宋元明清,都能头头是道地说出点名堂,上语文课的时候,对书中提到的朝代背景如数家珍,还被老师夸赞“知识面广”,这样一来,小家伙的兴致更加高涨了,我也趁机带他去参观不少博物馆,进一步加深孩子对历史深度和广度的认知。
上周末本来打算带他去南京博物院,谁知突然遭遇意外被迫改变行程,小家伙一肚子不高兴。为了弥补他的遗憾,我淘到一套非常有趣的小书作为礼物送给他,书名叫做《走!去博物馆学历史》,分为上下两册:中国国宝篇和世界国宝篇。书中囊括了不少著名博物馆的特色藏品,不仅行文浅显易懂而且配图都是超清级别的,细节可算是纤毫毕现,跟亲自去博物馆看体验差不多。
这套《走!去博物馆学历史》是专门写给孩子们看的,所以编辑阵容是很专业强大的。
主编:史永,国际珠宝历史与传承研究院院长、教育特聘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文字:蒋悦和张茜都具有多年美术教学经验,多年来共同致力于研究“博物馆公共教育”课程。绘画:陈颖,自由插画师、美术教育指导师,精通水彩画。最后还有5位编审把关,可说是毫不含糊的,家长完全不必担心粗制滥造。
下面以这本《走!去博物馆学历史》中国国宝篇为例,看看到底有哪些有趣的知识点吧。
云集了超多博物馆
书中提到博物馆众多,比如重量级的有: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山西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小众化的则有: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翁牛特旗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等,如果不是看了这本书,你估计都想不到中国竟然有这么多非常有特色的博物馆呢。足见我泱泱中华、地大物博,宝贝数不胜数呀!
实拍10大难得一见的珍稀国宝
《走!去博物馆学历史》中国篇,主要介绍了10大珍稀国宝,这些可都是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轻易不对外展出的,即使你亲自去现场,都不一定有机会近距离观赏呢。
编者为了更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特地精选了好几个非常有趣的动物形象。比如:中华第一玉龙、妇好玉凤、太阳鸟金饰、鹰顶金冠饰、金兽、牛头鹿角金步摇等,这些或拙朴或精致的文物,让孩子们一见就会深深地被吸引住呢。隔着几千年的光阴,就能一下子联想到古人当年的生活场景。
实拍实拍这些文物中,我儿子最喜欢的是来自内蒙古博物院的鹰顶金冠饰,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唯一一件匈奴单于的王冠,十分精美。在这顶金光闪闪的王冠上,一只苍鹰傲立冠顶,象征着睥睨众生的王者气概。跟中原王朝的风格一点也不相同,充满了异域风情。
实拍高清大图展现细节之美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这件宝贝,书中给出好几幅高清插图,对于文物上的图案和纹路含义,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解释,怕大家看不懂,甚至画出细节示意图。匈奴人为什么喜欢动物搏斗的场面?其实这跟他们游牧民族的特性分不开,这些特征也出现在世界上同时代的其他游牧民族身上,比如这条黑海北岸的斯基泰人的黄金项圈,上面也有六头怪兽撕咬骏马的图案。通过横向比较,让孩子们更能深入地理解历史成因。
实拍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着一段沧桑的故事。他们在地下沉睡几千年,有一天以某种不经意的方式出现在世人面前,引导人们去解开背后的谜团。孩子们多读读历史,就能形成宏大的世界观,明白祖先是如何用艰辛的劳动来创造出灿烂文明的,同时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那么多未解之谜等着孩子们去发掘、那么多文化遗产等着他们去保护,任重而道远。
读完这套《走!去博物馆学历史》,再去逛博物馆就不再是走马观花,了解背景知识再去看看实物,印象更加深刻、体验也会更特别。
推荐小学生阅读,对于丰富课外知识大有好处,尤其是对于学好语文特别有帮助。
现在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下单,一顿饭钱,让孩子了解更多有趣的历史知识。
走去博物馆学历史(中国国宝篇)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旗舰店¥29.6购买已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