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赋能乡村教师,推进教育公平发展。10月19日中国儿童中心老牛儿童探索馆联合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面向来自全国各地近80位农村幼儿骨干教师开展学习培训,共同探索儿童博物馆教育理念在乡村幼儿园实现本土化融合发展,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路径。儿童探索馆教育服务部负责人张惟一老师主讲。
让儿童博物馆教育理念拥抱乡村
儿童探索馆自年开馆至今,始终坚持公益发展方向,以国际先进的儿童博物馆教育理念为核心,以优质的展项设施为基础,以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为保障、以系统化的课程活动为特色,服务百万学龄前儿童及其家庭,在推动儿童博物馆教育领域,为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积累了宝贵的教育经验,探索出了可推广、可复制的模式和路径,六年来已成为中国儿童中心国家级校外教育单位的重要示范窗口。
本次培训是一次以儿童博物馆为代表的非正式教育场所与乡村幼儿园为代表的正式教育场所,在学前教育领域开展的学习对话。双方基于共同的教育对象,相通的教育目标,围绕儿童博物馆教育理念,充分将儿童探索馆多年沉淀的教育理念及实践方法,面向乡村教师开放,为乡村幼儿教师赋能,为其专业发展拓宽思路,提供全新的教育视角,最终受益于乡村儿童。
角色转换启发乡村教师新思路
培训以实地观摩、理念学习、小组讨论等形式开展。教师首先参观体验了儿童探索馆的各个展项,了解展项背后的教育价值,被丰富的展项设计和全感官的友好教育环境所吸引,并观察到教师在儿童自由探索过程中的耐心与鼓励。这种直接的观察,有助于教师对儿童博物馆教育的理念学习建立更充分感性的认识。
接着,张惟一老师重点从儿童的探索式学习、教师角色定位、教育活动创新等角度向教师做了层层解读。通过讲解和现场互动,教师认识到玩就是孩子们的工作,结合儿童游戏化学习的特点,立足于充分尊重理解孩子,儿童探索馆倡导动手做、玩中学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们自由活动、自主参与、自我探索。教师在其中的作用和角色是陪伴者、支持者,是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学习者、参与者,这是儿童博物馆教育中最突显的理念特色,也是区别与学校教育的不同之处。
就地取材实现乡村教育创新融合发展
乡村拥有的自然环境、乡土文化、地域特色都是城市所不具备的教育条件。本次培训也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