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传统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展品被放在首要位置,新时代的博物馆设计理念则由原来的以物为本开始向以人为本转型,交互越来越多地作为展示手段存在于博物馆展陈设计中。交互式展陈方式以观者视角为主,引导其主动与博物馆互动,唤醒他们的求知欲。
关键词:博物馆;交互方式;研究
博物馆一词源于希腊语Mouseion,原意指供奉希腊女神缪斯(Muse)的“缪斯馆”。早期博物馆的展陈方式主要分为壁橱式、纵向推进式和年谱式。传统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展品被放在首要位置,这种展览方式因忽略观者需求往往显得单调无趣。这种方式下展品与观者的关系相对静止,所以博物馆在成立初被当作一个收纳历史文物、民族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实体仓库。
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不仅肩负获取、保存和推广藏品的职责,还要准确地建立和传播文化。列夫·曼诺维奇教授曾说过:“19世纪的‘文化’由小说定义,20世纪的‘文化’由电影定义,而21世纪的‘文化’将会由交互界面定义。”狭义的“交互”是指人与设备、系统、网站等的直接或间接的通信过程。“交互设计”指设计用于支持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交互式产品。广义来讲,交互,指一切存在物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交互设计是“人类交流和交互空间的设计”。
从台式电视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固定电话到各类手机,从投影布幕到3D影院我们的生活充斥着各种数码产品,我们的眼睛逐渐被各种数字影像占领,这一切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行为与需求,也给展示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转变。为了使公众更好地接收文化讯息,博物馆在深入发展教育职能的同时开始重视其交流和娱乐性,让观者在参观过程中能够手脑并用。设计理念由原来的以物为本开始向以人为本转型,交互越来越多地作为展示手段存在于博物馆展陈设计中。关于博物馆展陈中的交互设计.美国波士顿儿童博物馆有这样一个形象的说法:“我听了,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于是我明白了。”博物馆对观者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再单向,而是以观者视角为主。
引导其主动与博物馆互动,唤醒他们的求知欲。一、数字化交互体验设计对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影响目前数字化交互体验设计在参观的方式、设计逻辑、展示的内容和容量等多个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突破,由传统静态的、孤立的陈列向动态、关联的数字化交互体验上转变,为参观者提供一个多维的参与空间,促使观者自发地互动和思考,不仅可以通过实地参观式体验,还能通过网络移动端虚拟的方式参观数字博物馆来满足学习的需求。“新博物馆的展示理念即致力于营造一个自由舒适的展示空间,由观众自己通过自身的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甚至味觉来体验陈列所要传达的主题和每一件展品的内涵。”数字化交互体验设计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介入,更加注重人的参与,是一种互动的实现过程,这里所说的交互不仅包括人与人的交流,还包括人与空间的交互以及空间与环境的交互。这也是顺应体验经济的时代的需求,促使交互设计在现代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广泛应用。
二、博物馆展陈交换方式
1博物馆展示空间的侧重对象由“物”到“人”的转变传统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设计主要是围绕展品而呈现出的视觉效果,通过对展台陈列和灯光效果的别致设计增添展品本身的吸引力。空间的展览形态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展品形式的影响。新媒体时代下,交互体验设计也逐步运用到传统的博物馆展示空间中,其展示手法多样化,从视听设备、灯光的操控和数字化交互设计的运用,共同营造了一个相对动态的展示空间,使其设计的重点由对空间、展品等“物质实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