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择校和专业
首先众所周知,南京大学是一所全国一流的百年名校,而南京大学考古文物系是全国最早创立的考古专业之一,学科门类齐全,除了传统的断代考古外,还有科技考古、体质人类学、古建筑、古书画等方向的老师,可以说涵盖了考古文物方面所有的研究门类。同时,南京大学还首创了也是全国唯一的一个文物鉴定专业,是南大考古的一大特色。90年代由张之恒教授编写的《中国考古通论》,历经30年数次修订,至今依然是全国考古文博学生的经典入门书籍,充分体现了南京大学的影响力。
其次,南京大学的硕士培养方式也十分科学。文博三年制的培养方式和学硕完全一致,并且研一的时候还会安排我们去和本科生一起上课,二年级的时候安排实习,可以让我们系统、全面的学习考古文物知识。
2、考研情况分析
南大文博自年开始招生,20年之前招生人数一直在25人左右,21年开始扩招至35人。20年分数较高,分。21年分数为历史最低,分。22年分数线。报录比一般在1:5左右。
本专业的研究方向:(1)史前考古(2)商周考古(3)秦汉考古(4)六朝考古(5)隋唐考古(6)宋元明考古(7)古建筑研究(8)文化遗产研究(9)古文字学(10)陶瓷研究(11)书画研究(12)古玺印研究(13)博物馆学。硕士生入学后即进行师生双向互选,确定导师,制订培养计划,导师负责全部培养工作。
3、专业课复习
南大文博自年开始招生,可以分为3个阶段:(1)——,考查形式为名词解释+简答题(可选做)。主要考查考古、文物、博物馆、文化遗产等内容,题目非常的规矩,基本上都来自课本。(2)——,开始大量出现古书画、古建筑的内容,均为南大特色,不再考查博物馆学。(3)和,题目几乎一年一变,21年突然全部变为论述题,且增加了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等内容,出现了一些冷门、超纲的题目,让广大考生措手不及,同时自21年起,专硕不再提供宿舍,学生需要自己租房,因此21年分数线最低,仅为,和国家线一样。22年依然全都是论述题,但是难度有所下降,同时又开始考查博物馆学的内容,但是题目非常灵活。因此推测23年依然是全部为论述题。
文博是一门内涵十分广博的学科。新人面对这种知识的大海往往会望洋兴叹,感觉无从下手,下了很多苦功夫,却依然抓住不住重点。但是其实每个学校出题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并且差距很大,这主要取决于每个学校老师自身的研究方向。以南大为例,主要是考古、古书画、古建筑等。
主要参考书有:张之恒主编《中国考古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李晓东《文物学》,学苑出版社,。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这三本被称为“老三本”,是广大考古文博学生入门的经典书籍,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内容有些陈旧,因此,建议大家补充社科院王巍主编《中国考古学大辞典》以及马工程系列《中国博物馆学概论》。此外还需补充一些南大老师个人的著作。
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我建议大家在7月之前把以上全部的参考书自己通读一遍,对于不理解的可以暂时搁置,让自己对这个专业有一个总体的理解,同时观看大量相关的纪录片,增强感性认识,帮助理解。7、8、9月则是强化阶段,需要大家对于书上的每一个点都要搞懂、搞透,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同时有针对性的观看相关的纪录片,加深理解,比如当讲到唐代长安城的时候,就要在此时去看长安城的纪录片,可以在吃饭的时候看,当做休息。同时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