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现在流行在家逛博物馆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ww.csjkc.com/m/

每天都在琢磨能去哪儿出个差的我,最近只能接受确实没太多地方可去的现实,左查右查发现大部分城市的政策都挺严格。

网上冲浪的时间变多了,就会遇到一些有趣的新东西。比如我发现好多博物馆现在都拥有自己的线上展厅,云逛展的体验竟然还挺好,莫高窟就是其中之一。

之前我写过的丝绸之路和大西北环线里都有提到过敦煌莫高窟,我在很多年前也去过一回。不过敦煌研究院做的「数字敦煌」还是让我打开了新世界,里面有30个经典洞窟的实景画面,甚至可以比实地参观看得更仔细。

而且网站会按石窟的朝代、造型分类,在对比中可以把区别看得很清楚。关键词检索的功能也很好用,比如搜“飞天”,库里所有和飞天相关的洞窟都会显示出来,这些都是线上观展的好处。

网站不仅把窟内场景数字化后呈现在屏幕前,而且配有基础讲解。知道了这些,导游说的一半讲解词你都能毫不费力地听懂了。

不得不说参观像莫高窟这样的景点,还是有一定门槛的。以我的经验来说,提前了解得越多,越能看明白它的厉害之处,而不只是看个名声。

也许好多去过莫高窟的朋友都不知道,动画片《九色鹿》的原型就来自莫高窟第窟的壁画,而这张图就被放在了「数字敦煌」的首页,一下就能注意到。

敦煌莫高窟凭一己之力催生出了一门国际性学课——敦煌学,如果想弄明白它为什么那么牛,看纪录片是很有用的途经,这回又多了个网站。

这就来跟大家聊聊,我从中看出的门道,惯例在文中虔诚祈祷可以早日亲自去看看(文末还推荐了其他几家做得不错的线上博物馆)。

1/敦煌莫高窟诞生记

在说莫高窟为什么能受到如此高的赞誉之前,我想很有必要先来说说它是如何诞生的,在这千年里又经历过什么。莫高窟的传奇性不仅由华丽的壁画们塑造,也和这些故事息息相关。

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秦僧人乐尊途经敦煌时,看到远处有一束佛光,于是决定在此地开凿佛窟,那一年是公元年。人的寿命不过百年,但莫高窟经历了千年之间的割据、统一、盛世与没落,它身上也被留下了不同时期的印记。史书用文字记录过去,而莫高窟用的是艺术。

在窟内的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动物、风景等等。这些画面如是反映了当时人们生活的细节,和史书一样宝贵。

▲第窟内的壁画里人物和风景

举个例子,以前没有视频和照片,所以舞蹈很难流传下来。但有了这些壁画,复活古代舞蹈就变得容易了些。

在最有名的“飞天”形象之外,以前宫廷和民间都爱跳什么舞都可以通过莫高窟里多处与音乐相关的壁画作品了解到。

▲最经典的反弹琵琶造型

之前我看过一些敦煌舞视频,里面演员的妆发、服装和动作都是以壁画场景为灵感,就像是壁画活了。不禁开始好奇我们的广场舞以后会以什么样的形式被记录。

当然啦,佛教主题壁画是莫高窟的精髓所在,也是数量最多的创作主题,这部分我们后面再细讲。

再不熟悉莫高窟的人,应该也都听过藏经洞和王道士的故事。在经历了隋唐盛世的开凿后,从元代开始莫高窟逐渐被人遗忘在边陲。时间快进到20世纪初,道士王圆箓发现了退去光环的莫高窟,并决定留下来修缮它。

他在一次打扫中意外发现了藏有上万卷经书的藏经洞,也就是现在的第17号洞窟。

里面大部分是佛教经书,还有关于天文、历史、地理、医学、民俗、诗文等等文书。更厉害的是,这些书籍不仅是用汉字写成的,还有西夏文、蒙古文、梵文、希伯来文等等。

▲仍有经书的藏经洞

王道士把这件事告诉了县里的领导,但领导不以为然;写信到宫里,也没人回应他。直到西方识货的“探险家”们闻着风声找到了王道士,想要从他手里买走这些文物。

▲20世纪初的莫高窟

从我自己的观点来看,王道士并非是个见钱眼开的人,最终让斯坦因、伯希和这些为藏经洞而来的“探险家”得到这些文物的,是他们的心机。比如当伯希和知道王道士的偶像是玄奘之后,经常投其所好和他聊起玄奘的经历,最终他获取了王道士的信任,获得了进藏经洞翻阅、挑选文书的权力。

▲西方人拍下的莫高窟

但不管怎么说,现实就是一波又一波来自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的“探险家“接连来到莫高窟,不仅掏空了洞窟内最珍贵的经书文本,还特别残忍地把墙上的壁画剥下来打包带走,所以在洞窟里经常可以看到一块一块的空白。

如果你曾实地去参观过莫高窟,也许还有留意到每个窟的门牌号上都有三种编号。我们目前使用的是年敦煌研究院设置的编号,而C字头是张大千的编号,P是伯希和的编号。目前有“身份证”的窟一共个,其余还有近窟。

延续了多年的莫高窟,自己就足够成史,宗教、美术、文学……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值得研究,所以这才有了敦煌学。

2/数字敦煌可以看什么

好几年前去参观莫高窟的时候,一来因为自己没做太多功课,另一方面因为灯光昏暗,在里面看到了什么我几乎都已经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球形影厅的短片很好看。

打开这个网站,我才找回一些当时的记忆。可以全部明亮着看塑像和壁画的感觉可真好,实地参观的时候导游都是拿手电照的,一次只能看清一小块。

一些比较精美的壁画无论藏在多偏僻的小角落里,网站都会标注出来并且可以放大看,这很VIP视角。

莫高窟大致经历过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和元几个时期,各朝的代表作都能线上实景参观。

来,抬头看一看

虽然当时导游也给我们介绍了石窟的各种造型,但我当时其实没太理解,这次我才算是彻底搞明白了。

最好辨认的是中心塔柱设计。顾名思义,石窟中间有一个塔柱来承重,有九色鹿的第窟就是这个造型。

塔柱的四面雕刻有造型各异的佛像,柱体本身也会有不同的设计。所以看这样的窟,塔柱是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9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