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科研实物入藏中国国家博物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陈毓娟)1月15日,陈堃銶教授捐赠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科研实物入藏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向捐赠方代表颁发收藏证书。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设立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简称“工程”)。在参与这一工程的过程中,王选院士带领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现更名为王选计算机研究所)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研制成功新中国第一个中文信息处理系统——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系统,掀起了我国“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印刷技术革命,为信息时代汉字和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使用的字形信息压缩方案,是由王选和他的夫人陈堃銶共同研究的;而系统早期所用的软件,也是出自她的创造。这对科学家伉俪在科研道路上携手并进,各尽所长、密切配合,令这一创举终成现实。

年7月27日,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输出了第一张报纸样张《汉字信息处理》,这是新中国第一张用“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整张输出的中文报纸。此后,又成功排出样书《伍豪之剑》,并于年在新华社中实用成功,年《经济日报》使用这一系统,在全国首家“告别铅与火”。汉字激光照相排版系统,成为新中国第一个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系统,后来不仅风靡全国,也出口到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

此次陈堃銶教授捐赠的13件套科研手稿实物,包含王选设计照排系统的手稿、首版《汉字信息处理》报纸样张、《光明日报》对激光照排首次报道的报纸、查字模胶片、字形功能清样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