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荐博物馆才是真正富养孩子的地方,但

博物馆大概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地方,它以一个尽可能包容的姿态欢迎这个世界上所有寻求未知的人,多元的文化力量和丰富的内容足以让孩子们在博物馆里得到精神上的“富养”,因此博物馆成了家长教育孩子的必选之所,但是你真的会参观吗?在博物馆里我们到底应该看些什么呢?

如何科学参观博物馆?

选展注重孩子参与性

都说“兴趣是最大的老师”,也是孩子走进博物馆大门的第一把钥匙。

只有让孩子觉得博物馆是一个好玩的地方,看展览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他们才能从中获得更多的快乐,才会主动去学习。

因此在选择博物馆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孩子的兴趣:孩子自己学乐器,可以去国家博物馆找找古代乐器;孩子喜欢飞机坦克,那就去军事博物馆看看“真家伙”;孩子爱写书法,可以去西泠印社或者石刻艺术馆。

如果孩子没有十分突出的兴趣爱好,建议先从参与性比较强的入手,可以选择文化艺术类、自然科学类博物馆。

除此之外,一些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博物馆也是可以选择的,因为这类博物馆更加注重孩子的参与度,能够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

“少食多餐”

有些博物馆有非常多的展厅,而一个展厅可能就要耗费很长的时间,那么一天之内势必是无法全部看完的。

如果家长在这个时候带着孩子走马观花,孩子不但吃不消,还可能什么也没学到。

因此,在参观博物馆前,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展厅的大小和内容等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孩子在展厅内停留的时间。

时长最好以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最长时间为佳,采用“少食多餐”的参观方式。

那么什么是“少食多餐”呢?

以青铜器艺术展为例,在第一次带孩子参观时,目的是让他们认识青铜器,了解青铜器的用途。而第二次参观的时候,就是让孩子们了解青铜的制作工艺。

就像学习不是一步登天,知识的累积也不是一蹴而就,博物馆的参观也绝非一次即可。

只有循序渐进的参观方式,才能让孩子更好地吸收知识,将所看所听转化为自己可用的知识库。

游戏化学习

博物馆有时是冰冷的,讲解的知识内容对于孩子而言也是无趣的,孩子们也会很快被更好玩的事物所吸引。

这种时候,家长就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知识性的环节,或者参与博物馆中的一些活动。这样既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还能在互动中增强体验效果。

比如,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参与博物馆知识竞答,和孩子一起制作博物馆手账,进行博物馆寻宝等等。

不过需要家长注意的是,千万不要让逛博物馆变成“无形的任务”,更不要期望孩子在博物馆中记住所有的知识点,尤其是年纪较小的孩子。

逛博物馆更多的目的是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收获自己的兴趣。如果孩子在某个展品前驻足停留,那就把足够的时间留给他琢磨和思索吧。

向孩子提问

在参观的过程中,家长们可以向孩子提出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比如“你为什么会看这件展品这么久呢?”“你觉得它的什么地方好玩呀?”

这些没有统一答案的开放式问题,可以引导孩子进行思考,让他们的大脑开动起来。

在孩子与家长的问答过程中,也锻炼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引导孩子的思维发散,比单纯记住展品的名字、年代、用途更有价值。

当然,孩子都是“十万个为什么”,有很多天马行空的问题让你招架不住。

其实,家长们也不见得都要回答,或者不要立刻把答案告诉孩子,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这些反问引发孩子独立思考,之后再带领孩子一同在博物馆中寻找答案。

如果在逛博物馆期间不能解决问题,那么就可以把问题带回家,引导孩子从其他渠道探索答案。

在博物馆里看些什么?

看藏品历史之美

参观博物馆,最重要的就是参观其中的展品,当一件件藏品展现在我们眼前时,一同展开的还有藏品背后的独特故事。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以及古代审美表达,都隐藏在这些藏品之中。

每一件文物,都藏着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瑰宝,都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博物馆中藏品背后的故事,或许记录了三国时期的刀光剑影,或许展现了宋朝人极致的美学,或许诉说着明清的宫廷繁华。

通过这些藏品,能让几千年前的生活、物品、文化展现在孩子的面前,能让他们通过具体的物品感受到遥远的文明。

例如,行走在敦煌博物馆中,看着壁画上的飞天,仿佛听到了穿越时空的琵琶声,看到九色鹿在林间奔跑。

看展陈创意之美

“一个建筑的内部空间便是那个建筑的灵魂”

博物馆从展陈尺度,到空间序列,再到展陈方式,都体现出了一个博物馆的灵魂和支撑。

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博物馆,从最初的“以物为本”发展到今天的“以人为本”,更加从观者的角度出发,注重参观者的情感体验。

每一个展陈都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质、审美风尚,营造出了独属于这个博物馆的文化氛围,形成了独有的场域空间。

这使得人能够沉浸其中,不会被外界的信息所干扰,每个人都能成为博物馆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也更容易让孩子集中注意力。

比如走进苏州博物馆,陈列展览空间的整体布局和苏州园林中的建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展厅有主有次,就像一间间小房子一样,让人感觉行走在苏韵十足的园林之中。

这样不起眼的空间布局,很多人在逛博物馆的时候都不会注意到,但是细细回味后,能发现小小的细节让人觉得温馨而宜人,空间的整体和部分都能得到欣赏,从而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看文创设计之美

以往,博物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陈列着千年古物的冷冰冰的展览馆。里面的展品是高岭之花,被束之高阁,人们只能隔着玻璃远远地观望。

而文创产品的出现,恰好弥补了博物馆不够亲民的弊端。

文创雪糕、考古盲盒、国风节目,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一次次“出圈”,带有每个博物馆特定“文化符号”的文化创意产品,让文物变得鲜活了起来,让人们充分感受到“国宝不止一面”。

同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是“守正出奇”最好的诠释,在尊重历史和文物的基础上,凭借创意打动人心。

而孩子也能在文创产品中,与文物互动,增加体验感和趣味性。并且通过对文物的想象,增加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说不定他就能成为一名小小文创家。

总而言之,在博物馆细细品味那些“活”起来的文物,“潮”起来的藏品,品味文创产品的万千风味,这种体验,千万不能错过。

浙大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博物馆是我们终身学习的场所,这里收集着人类的记忆,这里珍藏着民族的灵魂,这里抵御着岁月的剥蚀,这里记录着时代的变迁。

带着孩子去博物馆,能够让他们学习到一些知识,也能促进亲子关系。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在博物馆里学到知识,感受历史的乐趣与奥妙,知荐教育和浙大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合作,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

年4月2日,浙大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更是入选了全国第一批科普教育基地。

作为一所综合性高校的教学博物馆,艺博馆将立足浙大,面向社会,通过艺术品原作的收藏、教学、研究与展示,致力于打造成为浙江大学美育教育和教学实践的基地,以及服务社会公众与展示文化艺术的窗口,传播与创造知识,弘扬与引领文化,服务于奉献社会。

想要近距离接触更多珍贵的展品吗?那就快来知荐教育吧~带你欣赏历代绘画,感受中国式美学,感受历史鲜活的魅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98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