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这个冷门博物馆里收藏着最早的中国

在一个有些冷门的博物馆里,居然出现了历史上最早的“中国”两个字,这里就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里的镇馆之宝——何尊上,这个文物内底镌刻的个铭文,其中刻有“宅兹中国”四个字,这是“中国”两个字首次作为一个词组出现,虽然其字形和字义与现代有很大区别,但是附有极大的词汇嬗变意义。年,“何尊”出土于宝鸡市贾村镇,这个来自三千多年前的历史文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今成为首批禁止出国展览文物。

青铜器之乡——宝鸡

作为国家一级文物,“何尊”为什么没有珍藏于北京、西安的博物馆,反而收藏在这个略有一丝冷门的博物馆里呢?这就不得不和宝鸡的历史联系起来了。宝鸡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西端,古时也称“陈仓”。这里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是著名的“青铜器之乡”。从宝鸡这里出土了成千上万的青铜器,其中很多珍贵的国宝级文物,这里的青铜器发展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达到了一个鼎盛的状态。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在如此丰厚的青铜器文化背景下,这座全国最大的以青铜文化为主的博物馆选址在宝鸡,似乎也变得不足为奇。馆藏文物数量众多,共收藏文物多件,商周青铜器多件,其中多件都是国家一级文物。馆内共有《青铜铸文明》基本陈列和三个常设专题陈列,“晚清四大国宝”的复制品都陈列于馆中,原件则分别位于国家博物馆和台湾故宫博物院。

镇院之宝——秦公镈

同为镇院之宝的还有秦公镈,秦公镈是祭祀时使用的一种打击乐器,造型奇伟,高75.1厘米,重62.5公斤,九条蟠龙附着在钟上,上刻有铭文字,记录了秦襄公的个人发家史,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青铜刻铭。青铜器主要分为兵器、礼器、乐器、食器等几大类,陕西宝鸡博物院的青铜器洋洋大观,名类繁多,斝、卣、甗、匜、簋等数不胜数,都见证了周秦王朝在宝鸡发祥辉煌和灿烂的青铜文明。

冰冷的青铜器在岁月传承中有了温度和生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外形采用了高台门阙的传统建造形式,主体建筑风格气势恢宏,极具历史厚重感。这里的青铜器记录了西周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至今仍散发阵阵“青铜书香”。

如今的宝鸡以青铜器文化为依托,同时借助厚重的周秦文化资源让这里的青铜器真正的“活”起来,如果有机会到宝鸡旅游,不妨来这里看看吧。

(文:/审阅:冰激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