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三天小长假,广东文化旅游市场整体运行安全平稳有序,文化旅游活动丰富多彩,相关活动显著带动假日消费、有效促进经济增长!
据初步测算,年中秋节假期,全市累计接待游客.55万人次,根据假日期间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游客对广州的旅游环境满意率达到99.82%,对广州旅游服务与设施好评率达到98.01%。
三天的中秋小长假,周边短途游成为国内游客假期出行的主要形式,赏月的传统节日文化则带动了夜间旅游市场的火爆。数据显示,广东、四川、江苏、北京、浙江等兼具客源地和目的地属性的省市中秋出游热度较高。业内人士分析,这是由于部分暑期被中断的旅行需求在中秋假期释放,加上长线游的受限,让周边短途游迎来出游高峰。
三天假期,古龙峡接待总游客量达到5.1万多人次
文旅融合促消费推动市场复苏
中秋节前成功举办的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启动的广东文旅推介大会暨金秋文旅消费季,以及面向公众发放的近千万元文旅消费惠民补助券,有效提振了公众信心和预期,刺激文旅消费需求。
此外,广东于假日前发布的“潮风汕韵”文旅护照,引导了广大游客探索潮汕地区精彩纷呈的历史遗迹,体验当地别有风味的美食与美景,感受“古”风情与“潮”文化带来的独特人文魅力。
各市积极打造的文旅消费场景,正助力文旅市场恢复生机。广州市各级文旅部门和文旅企业以“花样金秋乐享广州”为主题,在中秋国庆假期中组织近场主题活动;中山市推出“礼遇中山”的文旅商标和首批五款特色手信、文创产品。全省夜间旅游市场热络,主题公园夜场、江河夜游、城市夜景观光等适宜赏月的夜间旅游项目更受青睐。
肇庆千年宋城赏明月
周边游、乡村游、夜晚休闲游备受青睐
今年中秋假期,全省旅游以本地游、周边游为主,乡村旅游、自驾游、亲子游、探亲游、生态休闲旅游线路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各地乡村旅游以“庆丰收、感党恩”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农民丰收节活动,既传承弘扬了优秀农耕文明、民俗文化,又满足了广大游客朋友的乡村体验旅游的需求。
其中,惠州市推出粤菜·东江美食点和美食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湛江市推出5条红色及滨海体育精品旅游线路,珠海横琴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国际马戏城等均推出限时门票买一免一活动,实施亲子旅游惠民。
广东多地景区的夜游也因此人气高涨。肇庆的鼎湖和星湖景区是赏月胜地,今年中秋,除了肇庆当地人,许多来自广州、佛山、中山、东莞的市民专程到肇庆度假赏月,自20日晚上开始,肇庆各大知名赏月景区就客流如潮。
与此同时,红色旅游也持续升温。各地文化旅游部门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结合中秋佳节传统文化特色,推出了系列红色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受到众多市民游客追捧。广东省博物馆推出“红色热土不朽丰碑——沉浸式博物馆之夜”系列活动,追忆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辈,为观众们打造沉浸式的参观体验。广州、韶关、东莞、云浮市等发挥红色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着重推出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一批批游客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重温革命精神,汲取前行的力量。
大湾区文旅活动丰富多彩
假期广东多地积极把握横琴和前海合作区两个方案相继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的机会,举办相关的文化旅游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假期的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
广州市举办“湾区共此情——穗港澳新兴青年中秋文艺展演”,用充满活力的文艺和青春旋律祝愿湾区发展。深圳市中秋期间举办“湾区升明月”——大湾区中秋电影音乐晚会。珠海市举办“一江月·珠澳情”中秋晚会,紧扣珠澳情深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主题,在欢庆中华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为两地凝心聚力、共创美好明天鼓劲加油。
此外,省内多地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联动系列文旅活动,群众既可以足不出户“云旅游”“云看展”“云赏剧”,也可以亲身参与真切感受中秋佳节欢乐、喜庆、祥和的浓厚气氛。全省各地粤书吧纷纷举办节日氛围浓厚、主题丰富的活动,将传统民俗文化与粤书吧相融合,吸引广大游客在良好氛围中感受“粤读书,悦旅游”。
广东省文化馆推出了节庆“叹”非遗——中秋节系列活动,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广东粤剧院在粤西地区举办为期三天的演出,为广大群众送上《鹊桥会》《紫钗记》《范蠡献西施》等多部古装粤剧。
珠海、佛山、东莞、江门市等地纷纷开展文旅融合特色的假期活动,广州艺术博物院举办《传承文化名人之精神点亮博物馆未来之光》展览。深圳市举办世界之窗“情系世界,遇见月明”活动,通过古风古韵国风巡游,带领游客领略千年之外的盛世之美。韶关市张九龄纪念公园正式开园,举办韶州历史文化博物馆主楼揭牌仪式,开展“韶博奇妙夜”“风吟月诗”韶阳楼系列活动。
来源:《耳朵赏旅行》节目组
编辑:祺
你在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