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然教育的重要性

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 http://pf.39.net/bdfyy/bdfzj/index.html

01背景:自然教育的起源

里程碑式的著作|理查德.洛夫年发表于美国的著作《林间最后的小孩》。

自然像一块白板

孩子们在上面可以任意挥洒

重构文化的幻想

自然也需要充分地观察和全身心地感知

从而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有时,孩子们会把

生活中的迷惑告诉小树林

让小溪洗去他们的烦恼

自然给孩子带来一个远离于成人世界以外的充满幻想、自由、隐秘、宁静的领地——摘自《林间最后的小孩》

洛夫根据研究成果首次提出与自然的直接接触对儿童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当孩子缺少与自然的接触,很多问题都会出现,比如肥胖症、压力过大,忧郁和无法集中注意力,而每周在自然界中度过静谧、放松的时光对缓解这些症状大有好处。在国外,自然教育的概念已经逐渐普及。

几乎所有的小孩都对小动物有浓厚的兴趣。

一只蚂蚁、一只小鸟、一群蜜蜂,或者是一条小鱼,

都可以吸引孩子很长时间的注意力。

往往要孩子花20分钟去背诵一段文字或一首小诗,是非常困难的。

但他们会在没有任何督促和要求的情况下,花上一个下午去观察一群蚂蚁的活动。

这几乎是每个父母都熟悉的情景,孩子们兴致勃勃,

心无旁骛,即使太阳把背晒脱皮,或者汗水顺着肚子往下流也不在乎。

这就是兴趣的力量。

02自然之美

自然蕴藏着无穷的奥妙,

等待人们去探索和发现。

现代电子产品的发展,让我们有了近视眼的问题;长时间的坐在电脑前工作,颈椎病也流行起来;当我们在钢筋混泥土的森林里呆久了,常会感到焦虑、疲惫,亚健康问题困扰着人们。

大自然的美丽是另一项宝贵财富,大到璀璨星空的神秘,山川海洋的壮丽,小到花儿的娇媚,绿叶的静美,以及精妙绝伦的秩序之美。

03自然教育该如何进行?

基本原则:融入自然。

真正的体验自然应该是将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旁观者。

自然教育的理念是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不以人的角度判断好与坏,对自然影响最小原则。

自然教育注重亲近自然,体验自然,探索自然,以自然为师,领队是活动的引导者,学习的陪伴者,自然的探索者。

不追求记住多少植物动物,注重感受到了什么,体验到了什么。

#教育#

我们应该,静静地体会

如果有可能,让孩子坐下来,静静地画一张树叶,或者一个螳螂,这样他们的观察就会更加充分,如果孩子觉得有趣,也可以自己给他们起名字。

当孩子们觉得在自然中很有趣,并自觉地全身心投入去观察时,会有许多奇妙的事物吸引你全身心地去了解它,并且心中自然会产生许多疑问,蝴蝶翅膀上为什么会长眼睛,为什么叶子上有毛,有毒的植物有什么作用吗?

这时候家长和孩子可以共同地去探索答案,看书、参观博物馆、上网查找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名称和种属就变成自然而然地事情,而且这种有关名称种属的知识也并非最终目的,而是通过这些知识更加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04自然教育计划

0-3岁

这个阶段是孩子对世界产生最初印象的时候,完全凭感觉来了解这个世界。孩子就像一个灵敏的测量计,可以敏感地辨别出什么环境对他有利,什么环境对他不利。

孩子对大自然的感受是模糊而强烈的,他不仅会呼吸大自然清新的空气,还会用他清澈的眼睛和纯洁的心灵去观察这个世界。

这是确定孩子“根性”的最佳时机,很多孩子不喜欢待在家里,而是想方设法让父母带着他到外面去玩。父母应该多带孩子到风景秀美的地方走走,多让孩子感受早晨的日出和晨露、夜晚的月光和星空。环境的清浊、视野的宽窄都将会影响孩子最初的性格。

好的环境能让孩子性格温顺而富有同情心,

而坏的环境却会让孩子变得暴躁、易怒、沮丧,

甚至让他对很多事情都缺乏勇气和信心。

3-6岁

这是自然环境对孩子性格、智力影响的第二个阶段。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有了初步的分辨能力。孩子会把所见所闻的事物存留在思维、记忆中,这些印象或深刻,或漂浮,或令人身心愉悦,或令人心生烦恼。

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判断力较弱,很可能把一些恶劣的环境当成“好环境”,把一些恶劣的事物当成最初的“玩伴”,并融入其中,甚至染上一些在他看来是有趣的但是在成人看来是有害的习惯。

不管父母是贫穷还是富有,是空闲还是忙碌,大自然这位老师对孩子来说永远都是公平的。

父母对孩子的自然教育应该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可以先给孩子讲述一些自然万物的功能、特点、变化和相互关系。

6-12岁

在这个阶段,孩子已经开始上学,可以从书本和课堂上学到关于自然界的知识,同时他也开始拥有新的社会关系,如老师、同学等,并面临新的冲突,如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等。

当孩子的情绪有所起伏的时候,大自然除了充当一般求知的对象之外,还可以充当规律的导师,心情的调节师、暗示者的角色。

在此阶段,孩子拥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分析不同事物。

因为美观是一种直观的感受,一些植物学家、动物学家虽然研究动植物,但是却丧失了对动、植物的美感。

事实上,美感和神秘感常常是启发人的悟性、灵感的必要条件。

这个阶段,我们可以:

1.给孩子一个不易破损的笔记本,和他一起记录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现象,鼓励他做自然笔记。

2.每周抽出一个晚上的时间,给孩子讲一讲自然界某一事物的特点和变化。

3.每月带孩子去附近的花园或田野,山川或河流,并一起野餐。

4.收集自然界中的石头、种子、叶片等并将其制作成标本。

5.每年春天,让孩子种下一颗写着他名字的树或其他植物。

6.把这份计划保存好,并制作成表格或挂图,放在家里显眼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0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