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年7月,福建博物馆馆长带着工作人员清理文物,发现了一把刻有“轻钢宝剑”四字的剑,这是天平天国时期石达开所用的佩剑。
而这把剑在博物馆中也不是无意之中发现,中央领导找它已经太久了……它承载着中央领导们在革命之初的一段记忆,更是一个为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存在的凭证,这个人是蔡威。
蔡威与宝剑
清朝时,蔡威祖上在四川雅州府当知府,名叫蔡步忠。太平天国后期,石达开在一个夜晚带着太平军打算渡过大渡河,但是天降暴雨,河水大涨,很快就被清军围堵,全军覆灭。而他的佩剑,就到了蔡步忠手中。
后来蔡步忠就将宝剑留在家中,代代相传。
近代少年,胸有大志
蔡威原名叫做蔡泽鏛,出生在福建于一个比较开明的士绅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家里人送到了学堂念书。
而蔡威人也非常聪明,很快便以非常优异的成就考上了当时有名的上海惠灵英语专科学校。
受过新式教育的蔡威,在上海念书时进一步接受了新文化新思想的熏陶,逐渐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年,年仅十九岁的蔡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便回到了家乡秘密开战党的宣传活动。然而令他想不到的是,第二年蒋介石与汪精卫纷纷叛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关系就此破碎。
因为有心人的告密,蔡威被捕入狱。虽然被抓,当蔡威丝毫不受国民党反动派的诱惑,表示自己只是一个回家找工作的普通老百姓。抓不到把柄也套不出任何情报的国民党,最终在蔡威家人交了赎金之后放他出狱。
家里人见他被捕,为他担心不已,便让他在家中好好过日子。但是蔡威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开始去上海寻找党组织成员。
当他离开家门的时候,家中的妻子已经身怀六甲。后来在家人所写的信中,他才得知生的是个男孩。有了孩子之后,常威更害怕自己的革命活动会牵连到家里人,于是用常威代替了自己的原名蔡泽鏛。
化名蔡威,党中奇才
蔡威到上海之后,成功找到了党组织,并且在几年之后参加了中央举办的无线电培训班。本就聪明的他学东西很快就成了无线电报方面的一个专业人员。
当时在鄂豫皖根据地,红四军刚刚成立,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就已经逼近,给鄂豫皖地区造成了很大压力。然而鄂豫皖地区还没有发展无线电事业,离中央也非常远,因此只能通过传统的方式进行通讯联络。
麻烦不说,消息还不能及时传达。
为此,在蔡威学成以后,他以及宋侃夫、王子纲等人就被派到了鄂豫皖地区发展无线电事业。
当时,党的事业本就处于初期阶段,物资缺乏,条件艰苦,要在鄂豫皖地区创建电台并不容易。他们的第一台电台,是从一堆破烂之中组装而成的,这堆破烂还是红四军从敌方手中缴获而得。
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之下,鄂豫皖地区的通讯条件得到改善,而他们的工作也就更为繁忙。
不仅要接收中央的指示和命令、汇报红四方面军的工作情况,还得掌握全国讯息,